今天百科互动给各位分享泉州泉州东西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泉州 东西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内的什么塔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内的是东西塔。
泉州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称,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开元寺内。开元寺中两侧的双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
其他建筑
在开元寺中轴线的两边,还有一些建筑群:东有由迦蓝祠改建的檀樾祠 ,纪念施主黄守恭。黄氏五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诏安)后裔及海外紫云家族无不以此为荣。有俗称“小开元寺”的准提禅林,原供奉天台宗的准提菩萨;西有尊胜院,现已开辟一部分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有水陆禅寺,以供寺僧栖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开元寺
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内的什么塔是宋代石塔
福建省泉州开元寺石塔也叫开元寺东西塔。
开元寺东西塔是中国现存最早泉州泉州东西塔的一座石塔泉州泉州东西塔,是中国寺庙古建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式和雕刻工艺可以看出,中国的石雕雕刻工艺都可以说得上精美绝伦泉州泉州东西塔了,如此高大精美的石塔,都靠着人们纯手工雕刻,而且保存最久又如此完好。可见惠安石雕在石雕行业的雕刻工艺从中国四大石塔-开元寺东西塔,就可以见证。
双塔全部用石材建造,仿木构楼阁式,皆八角5层,形式几乎完全相同,仅高度和斗拱略有不同。西塔高44.06米,东塔高48.24米。基台是扁平而宽的须弥座,上多雕饰,平面八角,四正面砌台阶,座周护以简洁石栏。
开元寺东西塔的历史沿革
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初为木塔;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易为砖塔;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公元1238年-1250年),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岩石塔。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初为木塔。
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易为砖塔;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年-1237年),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岩石塔。两塔塔座均作须弥庄形,塔每层开四门设四龛,门龛位置逐层互换。
外有平座扶栏,游人可环塔远眺近瞩。塔顶有刹,刹尖高托澳金钢葫芦,映日闪闪发光。八条铁链从塔刹上盘斜系于八个角脊,每个角脊下还悬挂小铜钟,全塔共四十个。塔心为八角形实心体,每层修有楼梯,供游客上下。
塔每层的门龛两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像计八十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塔须弥座束腰部有三十九幅青石浮雕佛传图,故事多取材于佛经及古代印度的民间神话传说,然后用绘画雕刻的手法表现出来,更显得生动、精致、珍贵。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内的什么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
东西塔
东西塔: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开元寺内。
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寺庙规模宏伟,占地面积7.8万多平方米。气魄雄奇的大雄主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和东西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独具魅力的神韵著称于世。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中两侧的双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东、西两塔是我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
关于泉州泉州东西塔和泉州 东西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